腰椎間盤突出是生活中常見的骨病之一,多見于久坐伏案的白領(lǐng)上班族、高強度勞力工作者以及中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嚴重影響和困擾著人的日常生活。病情發(fā)作后有3大明顯的癥狀:腰背疼痛、下肢麻木和間歇性跛行。嚴重時還會導致癱瘓,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和生活壓力。
一旦患了腰椎間盤突出,一定要及時的調(diào)治,避免對身體造成不可逆轉(zhuǎn)的傷害。腰椎間盤突出的康復,需要一個綜合性的調(diào)治。正確的日常護理、康復鍛煉以及合適的療法,缺一不可。
正確的日常護理:衣、食、睡、行!
1.“衣”字篇
如果腰背部受到潮濕、寒冷等不良因素環(huán)境,很容易導致腰背部肌肉發(fā)生痙攣、緊張等,而導致的腰椎病的復發(fā)。尤其是在秋冬兩季,應隨著天氣的變化增加衣服,注意腰背部及下肢的保暖。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不宜穿高跟鞋,這是公認的根來基則,因而許多患者選擇平底鞋。但有些人說平底鞋對身材也欠好,應該穿中跟鞋,鞋跟在2—3厘米為公道高度。這個說法傳播甚廣,讓許多患者無所適從。
其實中跟鞋有益的說法,與科學界的結(jié)論全然相反,又關(guān)系到患者人身健康,很有必要予以澄清。鞋跟與腰痛的關(guān)系是明確的,鞋底具有地基功能,直接影響人體重心。
高跟鞋之所以傷腰,是因為它強制人體重心前移,容易加大骨盆前傾和腰椎曲度,腰部過度受力而導致?lián)p傷。那么,鞋跟降低一點,不利就減小一分,完全無跟的平底鞋,當然是無害的。而中跟鞋是一個中間階段,與高跟鞋相比只是為害減半,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這是最簡單的邏輯問題。
2.“食”字篇
(1)多攝取鈣質(zhì),以及維生素B、維生素E以及蛋白質(zhì)。鈣含量多的食品有:魚、牛奶、酸奶、芝麻、濃綠蔬菜、海藻類。維生素B含量多的食品:粗米、精米、大豆、花生米、芝麻、濃綠蔬菜。維生素E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流、消除肌肉緊張的作用,用藥緩解疼痛。維生素E含量多的食品:鱔魚、大豆、花生米、芝麻、杏仁、粗米、植物油。
(2)多食含蛋白質(zhì)的食物。這是由于蛋白質(zhì)是形成肌肉、韌帶、骨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素。蛋白質(zhì)含量多的食品有:豬肉、雞肉、牛肉、肝臟、魚類、貝類、干酪、雞蛋、大豆、大豆制品。
3.“睡”字篇
良好的睡姿有利于維持正常的腰椎曲度、減少腰椎后方韌帶的張力、放松腰部肌肉,從而減輕腰痛的癥狀。從受力角度來說,雖然側(cè)臥位對腰椎間盤的的壓力是仰臥位的3倍,但都比站立位和坐位的姿勢受力小得多,因此,不用拘泥于是仰臥位還是側(cè)臥位,怎么舒服怎么來,但不推薦俯臥位。不過一些小技巧還是能夠減少腰椎的受力,比如仰臥位時在膝蓋下方墊個枕頭或者墊子有利于維持腰椎的生理前凸;側(cè)臥位時在兩腿中間夾上一個枕頭或墊子有利于腰椎維持中立位,這些都是比較好的睡姿。
4.“行”字篇:
腰椎間盤突出后期坐骨神經(jīng)被壓迫,引起下肢的放射性疼痛感,走路時會感覺到腰疼,腿疼,走路像踩著棉花一樣。輕的患者要控制走路的時間,適當?shù)男菹?。如果情況嚴重的還是要多臥床休息靜養(yǎng)比較好。
您感興趣的新聞
|
上一條:睡前拉伸10分鐘,肩周炎、腰椎病及頸椎病、統(tǒng)統(tǒng)走!
下一條:姿勢不對,小心“坐”出腰椎間盤突出! |
返回列表 |